热线电话:029-68745767


专业骨密度仪、电子脊柱测量仪、人体平衡康复训练系统制造商


健康之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之道 >

掌握人体平衡规律 争做老年“不倒翁”

发布时间:2022-03-04 点击量: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20年。放眼全球,目前中国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已经超过一亿人口。老年跌倒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跌倒后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及致残等更是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自身非常关注的重要话题。


      老年人容易跌倒的原因很多,其中平衡能力下降是重要原因之一。所谓人体平衡就是使身体在空间保持适宜的位置,即人体维持静止或行动时的姿势稳定能力。人体平衡能力与生俱来,是通过外界感觉信息输入、神经中枢整合和运动单元控制协同完成的。


      人体平衡系统,俗称平衡三联。即,人在日常活动中需要依靠前庭系统、视觉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收集外界信息,经中枢协调后通过运动维持好身体平衡,三者功能的正常与否决定了人体能否准确感知自身的运动信息、中枢整合反馈处理后的运动调整,进而获得稳稳的平衡,故而得名平衡三联。其中以前庭系统最为重要(前庭功能与听觉功能一样,都属于耳的功能)。




      前庭感觉与视觉和本体感觉在人体平衡的维持中相辅相成。前庭觉是指人体通过位于耳的前庭器官,感知头部及身体的空间位置及运动信息;视觉主要帮助定向,可以通过观察而获得周围环境和自身运动的信息;本体觉是指存在于肌肉、关节和肌腱等处的压力感受器,感知身体重心和位置。在某些保持平衡的无条件姿势反射中,前庭系统所起的作用比视觉和本体觉更重要,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我们乘坐汽车突遇紧急刹车时,前庭系统感受到加速度的变化,经过中枢调整通过运动系统承担相应的变化与姿势调整和适应,建立起新的平衡,恢复身体稳定而避免跌倒。


      在维持平衡的三个感觉系统中,任何一个系统出现功能障碍,在日常活动中就难以维持平衡。但是,当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配和代偿功能出现后,使身体重心落在一定的姿势控制范围之内,就可完成一般日常活动中的身体再平衡。否则如果中枢系统不能协调好感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不能建立代偿,人体就会因此失去平衡而跌倒。这个代偿过程,可通过前庭康复训练完成。

因此可以想象,任何影响视觉、本体觉、前庭觉平衡三联的感觉功能障碍,如增龄所致的自身生理功能减退和常见的影响视觉、本体觉、前庭觉的疾病等都可以引起平衡障碍。例如常引起老年人视力障碍的白内障、老花眼、青光眼、眼底病等眼科疾病;引起前庭功能障碍的中耳炎、突发性聋、耳石症、梅尼埃病、药物性聋等耳科疾病;引起本体感觉功能减弱的退行性关节病、外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和中枢镇静药物等,都会导致平衡三联和中枢协调能力的紊乱、运动能力的下降,进而引发跌倒。


      因此为了维持老年人的平衡能力,避免跌倒,平衡三联系统的健康以及在动态平衡维持中非常重要的前庭功能健康就非常重要。前庭锻炼不能离开“动”,这里所说的“动”,既要安全科学又是要保持一定强度和一定难度的“动”。特别是对有老年前庭功能障碍的患者更不能用静卧或者限制活动等,期盼前庭功能的恢复,而应该寻求医学指导,促进前庭代偿、达成前庭康复,完成人体动态平衡能力的康复。


      值得注意的是,家务劳动不能替代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能替代前庭康复训练。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太极拳运动是一个特别值得推荐的体育活动也是一个有益于前庭康复的运动。太极拳运动有助于延缓老年人的肌肉萎缩,不仅可以维持身体重心处于较低的位置,还涉及人体在重心移动、转换等平衡中的身体姿势调整。在强身健体同时可以维持和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


      80岁以上的老人跌倒率可高达50%,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之所以较高,不仅与上述视觉、本体觉及前庭觉功能这个三位一体的平衡三联有关,也与神经中枢系统加工整合能力下降、骨质疏松、肌肉力量不足以及老年人常见的焦虑恐惧等心理情绪反应有关。老年跌倒是一种与多重危险因素相关的,兼具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的公共卫生问题。更重要的是,跌倒所致的失能、寿命缩短以及医疗费用增加、照护费用增加等问题更是不容小觑。因此对这种可防可控的老年跌倒要坚持“以健康为中心”的预防和康复措施。


      让我们首先从控制人体平衡起步,做个稳稳不倒翁,拥抱老年夕阳红。